全文:
如何培育出更高品质的金针菇?卷心菜能不能变得既好吃又好看?部分发霉病变的果蔬还能吃吗?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怎样提高地产猕猴桃产量?……11月4日下午,以“青春建功乡村振兴 科创引领农业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成果展示会举行,12位来自市级农口系统各单位的青年人才上台展示他们的科研成果。展示会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主办,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承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市农业农村委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本市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求,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事业投入。紧紧围绕农口系统青年人才这一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市农业农村委连续五年设立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项目。主要扶持本市市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单位,年龄三十五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以上、未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项目的在岗在编科技人员,开展符合科技兴农项目发展方向,有创新性或实用前景的应用研究,为一批跃跃欲试的青年科技人员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此次展示的项目均于2017年立项,涉及课题61个,立项总经费500万元。课题实施两年期间,参与项目实施的青年科技人员可以说是操碎了心。其中不少人都是首次主持科研项目,他们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出发:有人致力于让青菜移栽不再弯腰插苗苗,有人努力控制西瓜枯萎病的发生,有人优化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技术……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农民种得省心、让市民吃得放心。项目实施两年后,这群青年人才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103篇,其中SCI论文24篇,申请或获得专利42项,编写专业性著作1本。通过青年人才项目的实施,3位青年科技人员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7位青年科技人员获得省部级科研或人才项目资助。$$
经过现场展示,来自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姜芹获得一等奖,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徐红卫和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张玲玲获得二等奖,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成松松、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廖荣荣以及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王琪琛获得三等奖。$$
会上,市农业农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惠勤对农口系统青年人才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上海农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者和都市绿色现代农业的实践者。她提出,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相关单位要加强团队建设,依托团队带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强引才与留才并举。她表示,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委将继续加大对青年人才支持力度,在科技兴农项目中优化相关资金投入方式和支持范围,吸引更多的有志于上海农业科技创新的青年参与项目,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为青年才俊提供更广阔施展才华的舞台。$$
自2014年首批项目实施至今,市农业农村委共立项了31个青年人才项目,子课题362个,分别由市农科院、市动物疫控中心、市水产研究所、市农技中心、市农机研究所、市农机鉴定推广站、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市农委信息中心、市种子管理总站等单位的青年科技人员主持实施,取得了近300项科研成果。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进一步优化了本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结构,激发了青年农业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也获得了一批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